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一六章 利益是中德两国唯一的纽带
第(1/3)页
中国要小心处理和德国的关系主要是为了让德国能够按照中国的剧本走下去,他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王启文不希望因为一些“外交上的小事”导致德国人不满加剧,偏离剧本安排好的道路,但是无论怎么样,德国对中国有些不满是一定的,
因为中国自始至终都不肯登上德国人的战车,这让两国的关系多少受到了些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因为中德之间的利益牵扯越来越大,德国在中国投资的商人,德国急需的战略储备都让他们只能在心里不满,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已经不像从前那么需要德国的支持了。
但德国对中国的依赖却在加大,因为全世界找不出几个向中国这样资源丰富且拥有完全主权的国家,许多德国急缺的原料都握在英国及其盟友手中。
在协约和同盟两大集团交恶后德国能够得到原材量的地方就就只有中国以及中国领导下的东北亚。
施里芬曾在内部会议时说道:
“从1906年开始,失去了外敌重压的中国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这个古老国家的生产力以一种极其恐怖的速度增长着。
首先是农业和轻工业,广袤土地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宝贵的资源优良的耕地,而纺织业等轻工业也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
随后是重工业产品,钢铁、化工、电力等方面的需求让这个庞大的国家如同一块海绵一般不断从外界吸取资金和技术,进而转化为一个个巨大的工厂。
而这些工厂的产品则顺着其国内越来越发达的铁路线和越来越繁忙的航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蔓延,
这个重新焕发了生机的国家可以为德国提供足够的物资储备,如果战争不受控制或者我们无法重现1870年的战争奇迹,中国是德国熬过漫长而惨烈的战争的重要保障。”
也由于施里芬的原因,德国现在对能够提供原材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fozhldaoxs.cc/book/94440937/102783782.html
顶点小说网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