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幕后_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2章 幕后

第(2/3)页

培养出来一个只手遮天的王振。

        《明史》中把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列为一传,在结尾处说:

        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共匪懈。史称房、杜……又称姚、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

        简单来说,三杨就是当朝贤相。

        既然比作贤相,也就说明,内阁是在三杨时期发展壮大起来。

        杨荣和杨士奇分别于正统五年和正统七年病逝,在朱祁镇亲征之前,辉煌一时的三杨只剩下杨溥。

        彼时王振专权,将朝堂上弄的乌烟瘴气,杨溥虽然接任内阁首辅,根本斗不过王振。

        在此后的几年中,他默默隐忍,相继培养了曹鼐、苗衷、陈循、张益等人,用以制衡王振。

        张益便是杨溥一手提拔起来,因此,他和杨旦之间经常以兄弟相称。

        即便是朝廷大事,他也不会刻意隐瞒。

        一来,杨旦的身份是大理寺少卿,本就有权过问。

        再者,作为恩师杨溥的亲儿子,人品自然信得过。

        今日刚刚回京,便收到杨旦的邀请,他也没多想,推掉了其他的应酬,忙完正事后,匆匆赶过来。

        杨旦面色澹然,继续问道:“既然情况紧急,为何不出动三千营?”

        三千营是骑兵,作战的时候机动性较强。

        张益回道:“三千营出去拉练,至今未归,神机营辎重太多,还是五军团比较合适。”

        杨旦点了点头,突然转了话题:“对了,张兄,有个朋友从老家过来,给您带了些小礼物。”

        张益不解,问道:“什么?”

        杨旦起身拿出一个小木头匣子,放在桌上。

        张益见他不说话,搞的神神秘秘的,便问道:“究竟何物?”

        杨旦微笑道:“张兄一看便知。”

        张益并没有过多思考,伸手打开,里面竟然是一沓地契。

        “这是?”

        杨旦仍然没说话,端起茶杯来,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叶沫子,慢条斯理地喝起来。

        张益愈发疑惑,拿起地契看了一眼,突然神色大变。

        “杨贤弟,这些地契……怎么在你手上?”

        杨旦这才放下茶杯,悠悠道:“不是愚弟,而是另一位朋友。”

        “是谁?”

        “此人张兄也认识,乃是建安卫指挥使,杨泰。”

        “杨泰?”

        张益神色一凛,这个杨泰并非杨旦的亲戚,而是三杨之中,另一位阁臣杨荣之孙。

        “他拿这些地契是何意?”

        杨旦澹澹道:“这些都是张兄祖传的田产,低价卖给那些贱商,岂不可惜?”

        三年前的新政,朝廷改了税法,实行摊丁入亩制度。

        在此之前,叫做人口税,或者人头税。

        家里有几口人,就要交多少税。

        这个制度自汉朝开始,迄今一千多年,将近两千年,都是如此。

        可是,底层百姓太穷了,根本交不起,只好举家逃跑或者是瞒报,最残酷的时候,甚至会溺婴。

        朱元章开国之初,设立户籍制度,就是防止百姓逃跑。

        朱祁镇南征北战,平定外乱之后,终于对士绅阶层下手,开海,新政,一气呵成,让人防不胜防。

        从此以后,交税不看人口多少,而是看你家里有多少地,多少产业。

        免除了人口税以后,百姓们可以安心生产,不再逃亡,户籍制的限制也就没有必要了。

        如此一来,以前把土地看的比命还重的那些大地主,开始动摇了。

        因为土地税是分档次的,田亩越多,交的税也就越多,而且是呈倍数上涨,最高可达五成。

        算一算账,家里这些土地,种粮还不够交税的,还种个球?

        从那时候开始,土地兼并的局面一举被打破,以前的地主士绅阶层不断抛售土地,将卖地得来的银子投入到其他行业,比如说贸易,作坊等等。

        总之,什么赚钱干什么。

        张益老家就有良田十五万亩,乃是货真价实的大地主。

        这倒不是说他是贪官,贪得无厌的那种。

        在大明朝,只要是做官的,要么自己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fozhldaoxs.cc/book/68334447/808108399.html

  顶点小说网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