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1章 智能姿态调节系统
第(1/3)页
第761章 智能姿态调节系统
正如周瑞所料,模型歪倒,主要就是因为地面不平整。
以后“火箭回收”技术想要更准确,还是要在落区,搭建一些简易平面,再让“智能姿态调节器”稍稍控制一下落地位置。
一般来说,以火箭轨道的精确度,落地误差一般不超过1000米,有智能调节系统后会更精确,完全值得专门做个水泥地面。
如果能够定点落地,也能大大减少“落区”的疏散面积,减轻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也能减轻落区的工作压力。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全尺寸、全重量”拟真测试,取得了圆满成功。
刚才在目睹“模型”缓速降落的时候,周瑞还获得了一点特别的灵感。
理论上,这么大一个火箭部件,都能缓速落地的话.
那其他东西也可以啊。
比如坦克?战车?亦或者是智能设备集群?
思路打开一点,“火箭回收”这项技术,可不仅仅可以用于回收火箭。
回到西昌基地后,周瑞全身心的投入了对“二饼”的改造中。
——————
只不过这个无人机,是可以适应近地轨道,且燃料系统匹配无大气工作条件。
只是没“打捞过”这么完整的
看上去和新的一样!
等到“火箭回收技术”正式开始大规模应用,落区的工作模式、硬件配置,也得要改一下,才能良好的适配。
接下来.就是在真家伙上改造了。
其二:是未来月地物流通道,缓速落地、或者缓速落月,会比嫦娥三号现在的方案,好用的多。
落区人员本身的工作,就是经常“打捞”火箭残骸,配备着可以野地行驶的履带式挖机、吊车,可以说熟门熟路。
其一:空地运输,比如投放一些.军用工程造物。
其他35人,则全部着手进行改造工作,其中心腹团十人是重要力量,全员在此。
这台非常“成熟”的火箭,将被加装最先进的智能姿态调节系统。
只能说不愧是系统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原理上,不过是“无人机”拉個网,兜住什么东西罢了。
周瑞至少想到了三个个应用场景。
“二饼”完璧之躯的躺了这么多天
是时候该破身了。
其三:如果变换一种形态,是不是可以在地球轨道上,捕获卫星?
那个歪倒的模型,也没有什么严重损毁,就是擦破了一点皮,躺在枯草灌木之中,之后还能拉回去仔细研究。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fozhldaoxs.cc/book/49447728/84798630.html
顶点小说网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