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三章 承制
第(2/3)页
了歪嘴角,用极低的声音悄悄的说道:“子渊大才绝妙之对也”
虽然看起来斐潜的外表似乎很镇定,胸有成竹的样子,实际上心中也是扑通扑通的乱跳,原本这个问题只是自己灵机一动想出来,本想就此引申一下,来说明袁绍比袁术略长,顺水推舟举荐袁绍的,结果却从张那边说出了一个再美妙不过的答案,顿时自己也就不要再说什么了
其实斐潜也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但是从现场的情况来看,明显孔伷、张邈等人,甚至刘岱一帮子人都知道这个事情,而自己的确是第一次听说。
承制啊
这个袁绍真心胆肥
现在的皇帝刘协哪有什么可能会给袁绍下什么诏书
所以搞一个承制的仪式,嘴上说的是秉承皇帝的意志,实际上呢还不是袁绍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斐潜又想到之前张邈的那句模棱两可的话,不由得心中大骂,这个混蛋张邈,果真是在忽悠自己,袁绍如果在搞这个事情,那就肯定不会来酸枣了。
承制仪式是大事,要设坛斋戒,有多隆重就搞得多隆重,一时半会哪有办法说脱身就脱身的
不过,袁绍此举,也是极其大胆的一个举措,若是皇帝只要歪歪嘴,说袁绍承制是假的,那么就是袁绍的行为就是矫诏之罪
伪造皇帝诏令,侵犯皇帝布诏令的权力,严格说起来这是一种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罪名。
在汉代之后,凡是矫诏的,基本就是抓到就是砍头,甚至还要夷三族的也有,但是在汉代,矫诏或是矫制,处理的结果却跟后世大不相同。这也许是汉代皇帝还秉承着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又或是什么其他原因,形成了在汉代有因为矫诏而处死的,也有事后现了却屁事没有的
武帝时,“河内失火,烧千余家”,令汲黯前往视察。汲黯见贫民“父子相食”,就便宜行事,凭借所持皇帝赐予之“节”,以皇帝诏令开“河内仓粟以振贫民”,事后主动“请归节,伏矫制罪”。
但是汉武帝表示,这个是因为汲黯自善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fozhldaoxs.cc/book/3272/2407417.html
顶点小说网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