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4 康王裴谦(下)_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4 康王裴谦(下)

第(1/3)页

  朝会。
  这是当今陛下御驾亲征之前,最后的一次朝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次朝会上,有许多至关重要的议题。
  “岳相,说说金人的情况。”裴谦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岳飞此时已经是枢密使,是朝中仅次于李纲的宰执,  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少年,只用了一篇上疏,便提前完成了许多武人“出将入相”的终极目标。
  而这在宋朝,还从未有过先例。
  若是其他没有才能的人,仅仅一年时间恐怕难以服众,别说是军中的那些各有性格的将领难以摆平,  而光是朝廷中这些文武百官的掣肘,  也够喝一壶的了。
  但岳飞却在短短一年之内,让所有统兵的将领乃至兵卒,全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朝中以李纲为代表的文臣,也对他全力支持。
  这一方面是因为岳飞在练兵治军方面确实有着绝佳的才华,而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也并非后世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以为的是个没有情商、只会打仗的将领。
  所以,此时虽然也还有许多人因为岳飞的年轻而对他有些不服,但总的来说,他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拿到了他想要的权力,并用一年时间,扎扎实实地练出了一支新军。
  而现在,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岳飞上前说道:“回禀官家,此次金人以完颜宗弼为帅,举大军十万兵分四路,  大举南下,  意在对京师形成包围之势。其中,  完颜宗弼亲帅精锐骑兵两万,再有十日,就要到汴京城下。”
  完颜宗弼,  乃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女真名兀术,故而后世也称金兀术。
  他是金国主战派的代表,参与了灭辽之战和靖康之变,后来在战场上被岳飞在郾城、朱仙镇打得抱头鼠窜,精锐铁浮屠尽没,但却靠着赵构与秦桧这两个奸贼害死岳飞,迫使南宋称臣,以功劳进封太傅,独掌军政大权,最后竟得以寿终正寝。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完颜宗弼都将是宋朝的头号敌人。
  听到岳飞的奏报,朝中群臣都不由得惊骇莫名,甚至顾不得朝堂礼仪,有些骚动。
  举兵十万!
  这已经与当初靖康之变的规模相仿,可以说是金人能够动员的最大规模。
  很多大臣的眼中都流露出震惊而疑惑的神色,因为这次的情报,  本来探听得是“搜山检海”,也就是说,这是针对皇帝赵构的一次斩首行动。
  为何又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所谓的搜山检海是在两年之后,而且只动用了五千轻骑兵,连金人引以为豪的铁浮屠,都没用上。
  可即便是这五千骑,也让整個扬州守军不战自溃,赵构被吓得逃亡海上,由此被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
  但裴谦的出现,让这段历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原本的赵构偏安扬州之后,朝廷中忙于内斗,甚至在收到金人“搜山检海”的情报之后,很多大臣都还不信,直到金兵抵达了扬州,赵构才仓皇出逃。
  从登基之后的三年时间,可以说是什么都没做成。
  而扬州距离金人的地盘毕竟太远了,所以完颜宗弼才搞出了这样的奇袭行动。
  换言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当时的南宋朝廷疏于防备,守军一触即溃;二是目标地点离金人的势力范围太远。
  而此时裴谦的处境,却全然不同了。
  这一年之中,岳飞大力整合宋军,整军备战,北方沦陷区的义军也纷纷响应。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早已经引起了金人的警惕,让这场大战提前到来。
  另一方面,金人这次要打的是汴梁,距离金人的势力范围更近,而且金人也知道汴梁城池坚固,仅仅靠着五千骑兵不可能抓到赵构。
  所以,干脆举国来侵,想要再制造一次靖康之变。
  眼见金人来势汹汹,许多朝中的大臣,也开始有些打退堂鼓了。
  “官家,依臣之见,此次金兵来势汹汹,御驾亲征一事……还是务求慎重。官家只要坐镇京师,让岳相统兵去御敌,也就足以激励三军了。”
  “臣附议!”
  “臣也认为,官家乃万金之躯,不可身临险境!”
  大臣们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毕竟这个官家虽然有时候时常说出一些惊世骇俗之语,还不讲道理地提拔了一个小小的武翼郎直接做了枢相,但总的来说,这位官家至少比徽钦二帝,要靠谱多了。
  更何况,这位官家已经是此时唯一法统继承者,若是他再出了意外,还能扶谁上位?
  风险太大了!
  经过靖康之变以后,哪怕是主战派的大臣们,此时也有些变成了惊弓之鸟,不太可能支持皇帝去做御驾亲征这种说起来很提士气、但实际上却风险远大于收益的冒险之举。
  裴谦脸色一沉:“朕不是在跟你们商量!”
  此言一出,群臣又默然无语了。
  这一年之中,他们被裴谦反复PUA,已经逐渐摸透了这位新皇的脾气。但摸透了,却更加的无可奈何。
  因为,这位新皇的脾气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只要让他不满意了,他真敢在大殿上脚踹群臣,甚至说出要掘了太祖太宗祖坟这种话。
  裴谦对这些人的反应很满意,又看向岳飞:“岳相,如何去打的细节,还是你自行决定。
  “但有一点,朕必须说明。
  “此战,必须在城外,正面跟金人决一死战!决不可据城而守,将周边州县全都扔给金人!明白吗?”
  听到皇帝竟然这么说,大臣们又惊了。
  “陛下万万不可!”
  “金人来势汹汹,依托京师坚城方可一战,岂可贸然野战,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陛下!靖康时西军的惨痛教训,不可不察!”
  在靖康时,西军前来勤王。当时那已经是整个宋朝战斗力最强的军队。种师道本想等勤王军到齐之后发动总攻,一战将金人赶走,但却在宋钦宗的不断催促之下,姚平仲仓促率军袭营,被打得大败,然后一直跑到了青城山,到八十多岁才出来。
  而后,西军又尝试着救援太原,但也因为种种非军事上的原因,惨败而归。
  于是,整个宋朝对金人的野战,胜率已经低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次金兵来势汹汹,皇帝竟然要求大军不依靠坚城,反而出城迎敌?
  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明显是在送……
  裴谦冷然道:“一群不懂兵法的蠢臣,不要插嘴!
  “兵法有云,守大城必野战,你们都没听说过吗?
  “岳相,你说呢?”
  岳飞思考片刻,点头:“官家说的是。臣也认为,守大城必野战。不过……臣还是倾向于陛下坐镇京师就好。”
  裴谦一摆手:“朕说了!御驾亲征就是御驾亲征,此事不要再有异议!”
  他又看向群臣:“看,岳相也赞同朕说的,守大城必野战!所以此事就这么定了,岳相,你统帅大军,随朕一起,在汴梁城外,迎战完颜宗弼!”
  群臣再度绝望。
  在这位新官家登基之后,他们已经无数次尝试劝谏,但没有一次能成功的……
  至于李纲等略通兵事的大臣,倒是并未对此提出太多的异议。
  甚至还微微颔首。
  “陛下似乎确实在兵法方面有些高见啊……”
  正如岳飞所说,守大城必野战,这确实是符合兵法的。
  谁都知道,京师汴梁有着高大坚固的城墙,依托城墙作战可以占据很大的优势,即便在靖康时,宋朝的军队那么孱弱,在金人的猛攻之下,也可以依托城防守住汴梁。
  可问题在于,若是守大城时完全放弃野战,也是有极大弊端的。
  攻城一方是占据主动权的一方,他们可以选择从这个城门进攻,也可以选择突然到另一个城门进攻。所以纯粹从战术上来说,如果不去野战而只守城,那么主动权就永远在对方手上。
  可若是野战,就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论是刺探情报,还是找准机会发动反击,都远比困守孤城要好得多。
  而且,如果仅仅是被动防御,那么金人就可以在攻城期间,肆意掳掠周边州县,一方面给周边地区造成巨大的破坏,造成大宋一方民心尽失、弥漫着一种悲凉和绝望的情绪,打击士气,另一方面又可以掳掠人口、粮食,以战养战。
  像汴梁这样的巨型城市,不可能直接养活自身,而需要周边区域的输血支持。
  若是只知被动防守,便等于将周边的资源拱手让给金人,己方却得不到任何补给,这无疑会让处境雪上加霜。
  所以,说来说去,守大城时野战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选项。
  唯一的问题在于……野战打得过吗?
  如果打不过,那再好的理论,也只会加速自身的灭亡。
  李纲倒是见过岳飞练出的新军,军容齐整、令行禁止,看起来颇有战斗力。但具体能不能打赢金兵……这就没人知道了。
  更何况这次野战,皇帝也要亲自参与,这与守城战,又不一样了。
  太危险!
  总之,群臣还是心中忐忑,深感这一战前途未卜。
  其实裴谦所说的“守大城必野战”,倒也没有太多的兵法原理在里面,单纯只是给他自己去野战找个理由罢了。
  如果他不野战的话,那还怎么把自己送掉?
  等着金人攻破汴梁城,估计是不太可能了。靖康时就没成功的事,现在成功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所以,裴谦觉得自己还是得出城。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之后,裴谦又看向岳飞:“岳相,你可还有疑虑?”
  岳飞迟疑了一下:“回官家,没有了。”
  裴谦摇摇头:“不,你有!
  “来人呐,宣朕旨意!”
  群臣都愣了一下,不知道皇帝所说的这句“你有”,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位小太监拿出圣旨,朗声念诵。
  “朕除卿枢密使,厉兵秣马,与金人决死于京师城外,所图者收复河山、解民倒悬而已。
  “卿盛秋之际,提兵御寇,风霜已寒,征御良苦。只是天下安危之所系,自当勉力而为,切勿为小人风言而间我君臣,失却战机。
  “朕自知非善兵之主,此次御驾亲征,乃为鼓动六军,若有妄言兵事,或有金牌令卿退兵,此必奸臣矫诏,卿但置之不顾、奋力向前而已!
  “待卿收复燕云,直捣黄龙,朕当亲为卿解甲设宴,犒赏三军,必不令昭烈武侯专美于前!
  “如卿体国,岂待多言?勉力!勉力!勉力!
  “付,岳飞。”
  等到圣旨念诵完毕,殿上的群臣脸色再次变了。
  即便他们已经被这位新的官家暴击了无数次,可此时却还是因为这道圣旨,再次有些破防。
  自大宋立国以来,岂有这种圣旨?
  这圣旨可不仅仅是出征之前勉励岳飞而已,更重要的是,几乎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给直接落实到了纸面上!
  什么叫“切勿为小人风言而间我君臣,失却战机”?
  什么叫“若有妄言兵事,或有金牌令卿退兵,此必奸臣矫诏,卿但置之不顾、奋力向前”?
  意思就是说,只要这仗打起来,不管是哪位朝中的重臣在皇帝面前说岳飞的坏话,或者反之,在岳飞耳边胡乱鼓动;不管皇帝本人有何种旨意、甚至拿出金牌让岳飞退兵,岳飞都可以相机决断,都可以当成是奸臣矫诏,置之不顾!
  即便皇帝御驾亲征,就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fozhldaoxs.cc/book/2688/703292806.html

  顶点小说网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