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因地制宜_新顺173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零章 因地制宜

第(3/3)页

即便会游泳,但是上船可能还是第一次。不过好在大部分候补军官之前也是旱鸭子,对于这些一点不会的兵员充满了耐心。

        候补军官的比例很高,传帮带的练兵法和水兵的数量比,使得每个候补军官候补士官只需要训练十几个人。

        大部分候补军官都在翘首以盼,等着真正的战舰抵达。

        不远处的沙滩上,一群水兵正在短暂的休息,一个个又累又疲,天气还冷,一个个却都躺在沙滩上不愿意动弹。

        刘钰走过去,这些水兵即便不情愿,也都迅速起身行礼。

        人群中,刘钰看到了一个认得的水兵,自己给他改过名字,便喊道:“张二彪,你过来。”

        把名字从张虎改成张二彪的张二彪听到刘钰居然还记得自己的名字,赶忙跑过来。

        行礼之后,叫了声大人。

        “怎么样啊,感觉如何?”

        “回大人,吃得饱,穿得暖。每日操训虽然累一些,但我已经不晕船了,也会爬绳索了。”

        “嗯,挺好的。我记得你兄弟姊妹好几个都来了是吧?”

        “是。是米高大人选的。大哥大彪没有在军中,选了去海参崴;弟弟三彪在青州军里做鼓乐手;四妹现在在义学学堂,前几天见到了,已经会写名字了。”

        说到妹妹会写名字了,张二彪脸上很自然地流露出一股子高兴的神情,虽然那几个字他根本不认得,但看着妹妹在沙滩上用木棍划拉出一些字的时候,那种玄妙的感觉真的是无以复加。

        越不认得字,越觉得字里面有着无穷的魔力。

        一开始担心妹妹要被卖到老鸨那,想不到却是真的学认字。唯独让他觉得有些别扭的,便是男女孩子在一起读书,这让他觉得很古怪。

        可也不好说什么,只想着反正还小,待日后大了,说不定便分开读书了。

        如今三弟在陆军里当个鼓乐手,妹妹也在岛上读书,唯独就是大哥要去之前根本不曾听过的海参崴。

        他胆子本就略大,见刘钰还记得自己的名字,便大着胆子问道:“大人,这海参崴到底在哪?我这辈子,还能见到我哥吗?”

        政策都是刘钰定的,他也没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笑问道:“见到你嫂子了吗?”

        “见到了。”

        凡是去垦荒的,都是在这边就婚配的。和配牲口也差不多,把招来的女灾民编号,抽签,垦荒的抽到谁就是谁。

        边疆之地,男多女少。若是正常移民过去,女人肯定会优先选择那些当地坐地户,而不是去垦荒的。

        松花江那边的府兵们开价很高,一个女人可以用一匹马、一个青壮的长工可以用一头牛来换。

        这个价格刘钰相当满意,毕竟在荒年,一个人可能就值四五张玉米饼子。

        他救济了一些人,本也没花多少钱,安排人去打通从海参崴到松花江和黑龙江江口的屯粮移民线,正缺乏大牲口。一个人换一头牛,而且还是负责把牛马运送去指定地点,简直大赚。

        张二彪更觉得刘钰行的是仁政,真是个好官。

        以他们的身份讨老婆几乎是做梦,却没想到自己的堂兄居然抽签抽了一个,而且年龄也正合适,看样子也是个能生养能干活的。

        说起这个,他心里存着几分感激,可终究还是关心堂兄的去处,等着刘钰告诉他海参崴在什么地方。
 https://m.fozhldaoxs.cc/book/14737/7680553.html

  顶点小说网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