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好事成双
第(2/3)页
去讲都没问题。
里间,王鼎爵放下手中的小本,重新给壶里添上水。
于慎行试探问道“先生是心学门下”
“阳明公立功立德立言、可谓本朝圣人。知行合一必将光耀千古”赵昊摇摇头道
“只可惜教的徒弟太差,那帮人只记着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便整日里空谈心性,只说不做。与他们大力抨击的理学,又有何区别呢”
“至少人家是真流氓。”华叔阳小声道“不像理学净出伪君子。”
哄笑声中,赵昊对二王道“给他记下来,将来出书一字不改。”
“师父,别呀”华叔阳忙苦着脸哀求。
“看你还敢不敢插嘴。”大师兄冷笑教训道。
华叔阳只好低头不语,不敢去想本门后人,将如何看自己
“理学、心学都一样”于慎行却陷入了惶恐中。“难道是根子上出了问题,孔子学说根本不能经世致用”
“这问题我不会回答。”赵昊摇摇头,正色道“但我可以告诉你,孔夫子从来强调内圣外王,让学生内修道德,外立功业。并没有错。”
“好比,孔子鄙夷管仲的为人,认为他十分不道德。却对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大加赞赏,许以崇高的如其仁、如其仁。所以在孔子眼中,个体的操守与行政的标准,道德与政治,并没有完全合为一体,也不需要合为一体。”
“问题的根子出在孟子身上,他和荀子割裂了孔子的学说,一个片面强调内圣、一个片面强调外王。汉唐至北宋初年,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荀子的外王之学。因此汉代有许多治绩斐然的酷吏,唐朝也有以理财富国著称,或以诡谲多智闻名的安邦定国之才。他们并没有什么内圣之学,他们的成功也不是修身养性的结果。相反,按照道德标准,他们大都是奸诈小人,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建功立业,铸就汉唐雄风。”
“当然片面强调外王,也导致了汉唐的衰落。到了北宋中叶,随着理学的兴起,内圣之学逐渐压倒了外王之学,于是操守和道德成了对官员评判的最高标准,于是满朝皆道德君子而无治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fozhldaoxs.cc/book/1276/957319.html
顶点小说网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